馬蹄葉的種植方法,保濕度高的濕草甸土或沖積壤土
馬蹄葉學名北橐吾,學名為LigulariasibiricaCass,又名腎葉橐吾、蹄葉橐吾、馬蹄紫菀、熊蔬等,俗稱大葉子菜,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馬蹄葉適宜在林地潮濕的灌木叢中栽培,在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連棟大棚中也可栽培。...
07-12
1 植物學特征及生物學特性
1.1 植物學特征
馬蹄葉是一種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高度在30到100厘米之間,具有粗短的根狀莖,生有許多須根,莖是直立的,莖上的葉子通常向上逐漸變小,呈箭狀卵形,邊緣有鋸齒,前端稍尖,表面幾乎無毛,背面有毛,葉子分裂次數(shù)較多,有些葉子有不長或不明顯的葉柄,最上部的葉子完全不具葉柄,花在植株頂部開放,形成塔狀穗狀花序,呈黃色,屬于頭狀花序。種子狹長,黑色,有光澤,形狀類似卵球形,有少數(shù)縱皺紋?;ㄆ谠?到8月之間,果期在9到10月之間。
1.2 生物學特性
馬蹄葉是一種喜陰濕的植物,適宜在海拔500~1 800米的陰濕林下、灌木叢中、山谷溝邊或濕草甸等地區(qū)生長。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都可以進行栽培,在撫順地區(qū)的自然生長的馬蹄葉五月中旬是最佳的銷售期。馬蹄葉喜歡濕潤的環(huán)境,不喜歡干旱,但忌諱積水。在高溫干旱的環(huán)境下,植物可能會受到生理上的阻礙,容易發(fā)生早衰病。
2 栽培管理
2.1 選地整地
選擇土質(zhì)肥沃、疏松、透氣性良好、保濕度高的濕草甸土或沖積壤土作為種植馬蹄葉的理想地塊。在冷涼濕潤的森林氣候型區(qū)域可以生產(chǎn)出優(yōu)質(zhì)的馬蹄葉。一旦選好地塊,就要進行深翻20~25cm,然后進行旋耕翻耙,在耕翻過程中使用生物菌肥作為底肥,每公頃施肥1 500kg。床面的寬度可以為1.5m、長度為70m、高度為20cm的條狀床,或者寬60cm的壟。在播種前再次進行耕翻和耙細整平,形成種植畦。在撫順地區(qū),通常采用打壟或者平畦的方式進行種植。
2.2 繁殖方法
馬蹄葉主要用種子繁殖,有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式,也可采取分株或葉柄扦插等無性繁殖的方法進行繁殖。因馬蹄葉種子很細小,萌發(fā)時需要一定的溫、濕度和遮陰度,直播效果較差,所以播種后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繁殖最為適合。馬蹄葉有低溫發(fā)芽的傾向,種子發(fā)芽溫度一般在 10℃以上,最適溫度為 15~20℃,所以大棚育苗可在 4 月中旬進行播種 。當年生種子的發(fā)芽率為 85%左右,可作種用。因種子壽命短,隔年種子發(fā)芽率低,一般不用。
2.2.1 播種
2.2.1.1 播種時間。馬蹄葉春、夏、秋 3 季均可播種。春播多數(shù)地區(qū)在 3 月下旬至 5 月進行,夏播一般在6 月進行,秋播在 10 月中旬左右進行。因秋播種子無需處理,出苗齊,成活率高,所以生產(chǎn)中多采用秋播方式。
2.2.1.2 種子處理。秋播種子無需特殊處理。若采用春播方式,則需在播種前將馬蹄葉干種浸水10~15h或在清水中浸洗后,用500mg/kg的赤霉素溶液浸種 6h左右,撈出晾至微干,即可播種。也可撈出后按 1:2 比例拌細河沙,置于塑料盆中,濕度保持在 65%,溫度保持在 20℃左右,進行 5~7d的催芽處理,當種子有 50%露白時即可播種。
2.2.1.3 播種。播種方法通常有兩種,一種是開溝播種。方法是將床面按 10cm的行距開成深 1cm、寬5~6cm的條溝,用種子點播器條播,然后用耙子耬平床面,覆土 0.3~0.5cm厚,再用木磙壓實,土層上覆蓋大約 1cm厚的稻草,將水澆透,株、行距一般為8cm 2cm,每平方米用種量 7~8g,每公頃用種量為90~105kg,每公頃保苗量為 120 000 株。另一種方法是在床面進行直播、散播或條播,然后用木磙子壓實,上覆稻草等遮蓋物,澆 1 次透水即可,土壤濕度要保持在35%以上,通常春季播種采用此法效果好。秋播一般無須澆水 。
2.2.2 育苗移栽
2.2.2.1 育苗。育苗的種子處理和直播一樣。在整好的地上做成寬 6cm、深 1.5cm的畦,按行距 10cm開淺溝,澆透底水,播種后覆土厚 0.5cm,再覆蓋稻草或地膜保濕。播種后 15d左右出苗,在幼苗長出第 4 片葉之前,將床面覆蓋物撤掉,以利煉苗,促進幼苗快速生長。育苗移栽可保證成活率,節(jié)省用種量,移栽成活率可達 95%以上。
2.2.2.2 移栽。馬蹄葉的移栽在春、夏、秋 3 季皆可進行。春季移栽以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進行為宜。為減少勞動強度,促進幼苗快速生長發(fā)育,保證幼苗成活率,最好采用秋季移栽,時間以 10 月 20 日至11 月 15 日為宜。秋季當幼苗地上部分枯死、進入休眠時宜于移栽。為提高產(chǎn)量,可實施密植,控制雜草,促進馬蹄葉地下根莖分蘗萌發(fā)優(yōu)勢,以采用條床移栽為最佳,方法是將大田兩壟破茬合并成一個條床,每公頃施腐熟的生物菌肥 1 500kg,摟細耙平,做成長 70cm、寬 150cm、高 20cm的條床。移栽時帶土移栽,每床栽4行,株、行距為30cm 30cm。每坑栽2 株,覆土厚度為 4cm,移栽后在床面上蓋一薄層枯草或樹葉,澆 1 次透水,這樣即有利于保濕保溫,又能防止雜草萌生,樹葉腐爛后可作良好的肥料,一舉多得。
2.3 田間管理
2.3.1 中耕除草 芽期馬蹄葉生長較慢,易生雜草,要及時除草,動作要輕緩,避免帶出幼苗。適時松土,松土要淺并及時培土,避免傷根。待出苗后,每15d要噴施1次古馬特800倍液體有機肥,一般每年應噴施 4~5 次,作用是增加植株營養(yǎng),防止污染。生長期以除草為主,結(jié)合中耕,一般每 10d除草 1 次即可。
2.3.2 澆水與排水 馬蹄葉具有忌澇怕旱的特性,生長期一般不用澆水,即使天旱也不要輕易澆水。澆水時一定要澆透,否則會促使側(cè)根生長過多,影響地上部分葉片的生長。若有積水,要及時排除,以減少根腐病的發(fā)生。
2.3.3 馬蹄葉對病蟲害有較好的抵抗能力,很少發(fā)生病蟲害。然而,在6-8月份會有斑枯病的發(fā)生。因此,可以每隔10天用50%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和25%的粉銹寧2000倍液進行灌根防治。在8 月中旬,還可以用50%的多菌靈2000倍液和50%的鋅硫磷1000倍液進行混合灌根。遮光栽培也可以進行,遮光率大約在50%左右即可。
標簽: 馬蹄葉
相關文章
馬蹄葉學名北橐吾,學名為LigulariasibiricaCass,又名腎葉橐吾、蹄葉橐吾、馬蹄紫菀、熊蔬等,俗稱大葉子菜,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馬蹄葉適宜在林地潮濕的灌木叢中栽培,在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連棟大棚中也可栽培。...
07-12
在農(nóng)業(yè)中廣泛使用的番茄是種重要的農(nóng)作物之一,需要通過管理技巧如施肥、澆水以及除草等手段確保高產(chǎn)和高質(zhì)。在本文中會探討一些至關重要的番茄栽培技術及管護方式。...
07-12
營養(yǎng):用廢棉、甘蔗渣、干牛糞、雞糞、麥麩、米糠配制栽培料。溫度:菌絲、子實體生長適溫均為28-32℃。濕度:培養(yǎng)料含水量70%,菌絲、子實體生長適宜濕度為80%、90%以上。氧氣:保持環(huán)境通風良好。酸...
07-25
基肥:播種時,畝用300g的17%硼酸或500g的11%硼砂與5-10kg干細土拌勻,然后撒入播種溝中。拌種:3-5kg細土加水制成稀泥,然后摻入17%硼酸或11%硼砂(用量與基肥相同)并攪成稀糊狀,...
07-26
對薄荷澆水應遵循“不干不澆,澆則澆透”的原則,冬季則要減少澆水次數(shù)和澆水量。薄荷在生長初期時對水分需求較高,每15天左右需澆一次水,但封行后則要適量輕澆,收割前20-25天可以不用澆水。夏天氣溫較高時每天都需要進行澆水,...
07-12
繁殖:主要有兩種繁殖方式,可采用扦插或壓條的方式進行繁殖。澆水:可根據(jù)天氣情況進行澆水,澆水次數(shù)不宜過多,能保持土壤濕潤即可。施肥:種植時要施足底肥,花期時則要適當進行追肥。修剪:每年在春季萌芽前修剪一次,保留側(cè)枝,剪除...
07-12
黃花菜是一種營養(yǎng)豐富、具有多種應用價值的蔬菜,常用于烹飪和食品加工領域。為了提高黃花菜的產(chǎn)量和品質(zhì),合理的種植與移栽是關鍵。...
07-12
有很多植物養(yǎng)在室外才能生長良好,才能促進不斷開花,養(yǎng)在室內(nèi)就很難養(yǎng)出很好的狀態(tài),這些植物就很適合養(yǎng)在院子里,想在露臺上也能有不錯的開花效果,在院子里的各個角落,你都能選到合適的開花植物。...
07-12
種植辣椒可采用育苗盤播種,將催好芽的種子撒播好后再覆蓋細土或營養(yǎng)土。用育苗盤播種時,應在育苗盤中裝好營養(yǎng)土并澆透,待水滲下后將辣椒種子均勻撒播在育苗盤內(nèi),注意種子密度不宜過密。播種完成后要注意及時覆土,為了保持溫度和提高...
07-12
黑莓是一種營養(yǎng)豐富、口感獨特的水果,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。近年來,黑莓的需求量逐年增加,種植黑莓也成為了一些地區(qū)農(nóng)民的致富途徑。...
07-12
熱點文章
更換農(nóng)機新配件注意事項,須注意零件質(zhì)量
國家扶持的養(yǎng)殖項目,常見的有生豬、肉牛、肉羊等
小豬尾巴的作用,可驅(qū)趕蚊蟲、維持平衡、保護器官等
蘿卜硼肥施用要素,可作基肥、拌種或葉面噴施
湖北鄖西縣有哪些特產(chǎn),鄖西野香椿非常有名
武農(nóng)6號小麥品種簡介,適宜播期10月中下旬
秋分為什么又叫祭月節(jié),最早源于秋分祭月
海藻的種類,均可以食用